蔡宇哲:藏在飲食中的心理學密碼 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境,心理學都存在。 研究睡眠、樂於分享知識的心理學家蔡宇哲,曾在大學心理系任教十年,離開學校後,2020年開始經營Podcast節目「哇賽心理學」,將心理學這類過去常在學校或醫院中被應用的知識,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日常的每一刻。本期《灃食・客》聚焦飲食與心理學關係,由蔡宇哲帶領讓大家看見生活中兩者相關的有趣細節。 圖片來源:蔡宇哲提供、shutterstock 哇賽心理學... 季刊 蔬食季刊13
一簞食:品味田間的蔬食藝術 一簞食,讓人聯想到孔子讚美顏回的名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句話道出「一簞食」的初衷:用最簡單樸實的食材,烹調出美味料理,讓每位來訪客人,都能感受到食物原本滋味與土地溫度。 ⬆️ 一簞食創辦人 李哲維、黃子軒 提供美好蔬食 也兼顧生活 黃子軒、李哲維這對年輕夫妻,一位出身建築業,一位來自觀光業,卻選擇在宜蘭員山的深溝村開起一間特別的蔬食餐廳「一簞食」,... 季刊 蔬食季刊13
蔬食食譜:冬季黑色魔力 冬天是適合食用「黑色食物」的季節,從營養學來看,許多深色食材富含花青素、鈣質、鐵質等營養素,能提高免疫力強健身體,平時也可多吃。本期《灃食・客》彙整八道「黑色」菜餚,搭配冬季盛產的蔬菜,迎接黑色飲食帶來的健康魔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海帶、海帶芽、昆布 海帶、海帶芽、昆布 三種海藻都是台灣的常見菜色,雖然分屬不同海藻類別,卻都含有「褐藻糖膠」,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維持腸胃機能、預防... 季刊 蔬食季刊13
從生活中落實永續飲食灃食良食脈動講座精彩內容上線 從生活中落實永續飲食 灃食良食脈動講座精彩內容上線!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 「 2024 灃食良食脈動講座 飲食 Chill 散策」 ,前進台北、台中、台南三地,以「海洋」、「森林」、「蔬食」為主題,扣合永續理念,邀請9位不同領域專家開講,更特別打造3堂「食」體驗,希望藉此與民眾溝通飲食文化的重要性,並從生活中落實永續行動,精彩內容已發布在灃食Youtube頻道。 ▲ 2024灃食良食脈...
第二屆灃食夢想計畫徵件至10月20日止 邀請校園「食」驗家展創意 探索飲食教育無限可能 第二屆灃食夢想計畫徵件至10月20日止 邀請校園「食」驗家展創意 探索飲食教育無限可能 第二屆「灃食夢想計畫」9月2日開放報名,灃食教育基金會邀請對飲食教育有熱情的全國幼兒園及國小師生團隊,一起探索生活飲食議題,發揮天馬行空想像力,參與這場飲食探索之旅。歡迎校園中的小小「食」驗家發揮創意,踴躍報名參加!報名網址: https://dreamslab.fullfoods.org/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
品嚐永續:在地古老的生活智慧 近年來,臺灣從事農事的人口逐年減少,許多人開始提倡鄉土味、草根性,藉由認識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種出的食材,品嚐在地好滋味,喚起人們對土地的疼惜;此外,在過去沒有冷凍設備的時代,為了儲存以延長食材的鮮度,也發展不同的食材保存方法,皆是先民敬天愛地、惜食的表現,也期望所有人甘苦與共的記憶,都能轉化成未來繼續進步的養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麻芛 黃麻的嫩葉,當黃麻的梗皮做成麻布袋或麻繩... 季刊 蔬食季刊12
三時之聚:走出廚房,將生態融入餐點的五星美味 參與生態廚師計畫多年的張文騰,2022年初在彰化市定古蹟的木製建築中,開起了綠色餐廳「三時之聚」,他走出廚房進入產地,長期陪伴在地小農,透過選購食材支持農民,並將多元的友善食材融入餐點,讓消費者與食材產生連結,把友善飲⻝落實在⽣活中,營造善的循環。 圖片來源:三時之聚 ⬆️三時之聚主廚|張文騰 飯店導入綠餐經驗 重視食材挑選 2022年,「三時之聚」一開幕,就獲得「第二屆綠色餐飲指南」年度最佳主廚... 季刊 蔬食季刊12
HOJA飯丸:結合在地物產 玩出臺灣新滋味! 飲食如何與環境連結?跑遍臺灣各個角落規劃不同文化小旅行的魏兆廷,結合飯糰事業與地方物產,從實體店面到快閃,將四季變化與族群風土揉捏進一顆顆的飯糰中,邀請大家一起用味蕾來感受這片土地的美好。 圖片來源:HOJA飯丸、shutterstock ⬆️HOJA 飯丸店主理人、臺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共同創辦人 臺灣飲食文化 從物產及文化談起 「臺灣的飲食文化,與... 季刊 蔬食季刊12
里仁:喚起土地與人友善循環 全臺最大有機通路,也是推動永續理念多年的社會企業「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從利他出發」的永續通路哲學,串連農友、廠商和消費者,一起支持有機產業發展、鼓勵本土生產與少加工少添加、倡導經濟與保育雙贏......,朝「臺灣成為有機島」的美好理想前進。 全篇圖片來源:里仁 ⬆️里仁商品開發經理 周瑜瑛 為田間動物留生機 期望臺灣成為有機島 「生態永續」這個概念近來逐漸獲得關注,成為眾人守護未來世代的普... 季刊 蔬食季刊12
山心餓意:享用美食的同時,就可以保護眼前的風景 「山心餓意」的主廚Wag探索臺灣,循著四季,運用環境友善食材創作料理,推廣生態飲食,讓餐桌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他以臺灣特有種臺灣野山羊做為精神指標,表達他對臺灣生態環境的滿腔熱血與期許,透過分享山林生態與料理故事,帶大家感受永續環境的味覺饗宴。 圖片來源: 山心餓意 「我有記憶以來就被台灣生態環境深深吸引」山海是伴遊Wag成長的夥伴,曾經的志向是成為生態學家或巡山員,卻意外的走進料理殿堂。88年次的... 季刊 蔬食季刊12
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品嚐對你、對動物、對地球都好的冰淇淋 夏天清涼爽口的冰淇淋,如何和永續環境扯上關係呢?「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不只提供健康的冰品,還把冰淇淋和環境生態、在地文化結合,讓吃冰的快樂感和守護地球的滿足感結合。一起來聽這些發生在臺灣土地上的美味故事吧! 圖片來源: 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 、shutterstock 世界上知名的冰淇淋國家有義大利、法國、土耳其、日本等,那臺灣有沒有冰淇淋呢?於是乎, 吳書瑀2011年開始著手研究實驗,期許有一天能... 季刊 蔬食季刊12
慈心基金會:不只是一杯茶!尋味有機 感受對永續的心意 憑著與生態共好環境友善的信念,慈心基金會在坪林展開淨源計畫,推廣有機種植。不懂茶的他們,慢慢從學習中了解茶,在每天辛苦製茶流程中,感受有機茶獨特魅力。他們還開了專屬製茶場,吸引有共同理念的青年投入,為茶山注入新創意,期盼未來,臺灣島成為有機島。 圖片來源: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慈心)成立於1997年,2008年開始啟動「淨源計畫」,陪伴並輔導坪林茶農從慣行轉型為... 季刊 蔬食季刊12